您的当前的位置:
何谓胰岛素抵抗?为什么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易产生胰岛素抵抗?
来源: | 作者:服务科 | 发布时间: 2023-05-08 | 179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胰岛素抵抗


■ 是指需要用超常量的胰岛素,才能引出正常用量的反应。

■ 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的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,表现为外周组织,尤其是肌肉、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,早期胰岛B细胞尚能代偿地增加胰岛素的分泌,以弥补效应的不足,久之胰岛B细胞衰竭,产生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。

■ 手术切除胰腺的患者,每日胰岛素的用量在40~50单位,正常人每日胰岛素分泌24~48单位。有人主张,每日需要量在100单位以上,可称为胰岛素抵抗。据文献报道,有的患者每日胰岛素需要量高达1000单位,3800~100000单位时才能发挥正常量的反应,这种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。


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


■ 外周组织可能有受体或受体后的缺陷,对胰岛素不敏感。肌肉细胞和肝脏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,使糖的异生增快。

■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,且其清除率减慢呈现对胰高血糖素变态反应。

■ 肾衰竭患者甲状旁腺激素(PTH)分泌增多,促进糖异生的速度增快。

■ 当血PH<7.3(酸中毒)时,糖耐量减低加重,在肾衰竭患者体内丙氨酸水平降低时,若热能摄入减少或饥饿时,容易发生低血糖。

资料表明,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有空腹时的高胰岛素血症,或摄食(或做糖耐量)后高胰岛素释放反应。另一方面,尽管肥胖者有高胰岛素血症,但不易或极少发生低血糖,且在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时,其血糖下降幅度比正常者为小,这些均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。肥胖者的肝与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的作用有一定的抵抗性。这些组织在正常胰岛素浓度作用下,血糖的利用率降低,表现为高血糖症,但在高浓度胰岛素作用下仍可恢复正常作用,而对脂肪及氨基酸代谢则不表现为抵抗。


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原因

▶ 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

研究表明,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异常,主要为数目减少,而亲和性与正常这几乎无差别。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。活体及实验表明,肥胖者胰岛素的剂量—效应曲线右移,在较大量胰岛素浓度时呈低反应,而在高浓度胰岛素时,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反应。高度肥胖者即使予以高浓度胰岛素刺激,其最大反应亦明显下降,此时应考虑受体后损害。

▶ 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

酪氨酸激酶异常显然可引起胰岛素抵抗。

▶ 葡萄糖输送体异常

肥胖者在胰岛素刺激前,虽然脂肪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输送体数目并未减少,但细胞内的数目则减少,故可解释肥胖者输送葡萄糖能力降低。

▶ 第二信使异常

即受体酪氨酸激酶活化后的细胞内信号转达异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 我要留言
              在线专家为您解答